小儿良性早搏需不需要治疗
小儿良性早搏需不需要治疗?
早搏是成年人的一种常见心律失常。资料显示,1~3岁半的小儿发生早搏并不少见,约占小儿心律失常病例的26%~38.7%,且以室性早搏为主。不过,小儿早搏大多为良性早搏,没有器质性心脏病,并且可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,也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。
小儿良性早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,主要是由于小儿植物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善。当小儿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,例如精神紧张、发热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腹泻、脱水、劳累等,便会引起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强,使得一部分心肌提前激动,从而引起早搏发生。一旦环境影响因素得到改善,早搏也就随之消失,不会持久存在,预后良好,故而称为良性早搏。
小儿良性早搏通常并无心脏病史,但在发病前常有发热、感冒或腹泻病史。发病后可无任何自觉症状,常常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。医学专家指出,小儿良性早搏具有4个临床特点:
⑴小儿一般状况良好,无自觉症状,每分钟早搏次数在6次以下;
⑵心脏不大,心功能正常,无器质性杂音;
⑶活动后心率增快,但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;
⑷心电图显示早搏为单源性的,无其他心电图异常。
由于小儿良性早搏无心脏器质性改变,因而不必特殊治疗,也无需药物治疗,重在消除环境影响因素并加强随访。
儿童心脏早搏的情况已进行比较详细的告知。至于儿童出现心脏早搏现象的严重程度,家长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检查确定,不用盲目的担心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,特别关注关于儿童心脏早搏方面的知识,才能正确的对待和处理疾病。
如果想和主任一对一了解情况,请点击【在线咨询】或拨打24小时热线:400-050-1140
小儿良性早搏需不需要治疗?
早搏是成年人的一种常见心律失常。资料显示,1~3岁半的小儿发生早搏并不少见,约占小儿心律失常病例的26%~38.7%,且以室性早搏为主。不过,小儿早搏大多为良性早搏,没有器质性心脏病,并且可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,也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。
小儿良性早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,主要是由于小儿植物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善。当小儿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,例如精神紧张、发热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腹泻、脱水、劳累等,便会引起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强,使得一部分心肌提前激动,从而引起早搏发生。一旦环境影响因素得到改善,早搏也就随之消失,不会持久存在,预后良好,故而称为良性早搏。
小儿良性早搏通常并无心脏病史,但在发病前常有发热、感冒或腹泻病史。发病后可无任何自觉症状,常常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。医学专家指出,小儿良性早搏具有4个临床特点:
⑴小儿一般状况良好,无自觉症状,每分钟早搏次数在6次以下;
⑵心脏不大,心功能正常,无器质性杂音;
⑶活动后心率增快,但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;
⑷心电图显示早搏为单源性的,无其他心电图异常。
由于小儿良性早搏无心脏器质性改变,因而不必特殊治疗,也无需药物治疗,重在消除环境影响因素并加强随访。
儿童心脏早搏的情况已进行比较详细的告知。至于儿童出现心脏早搏现象的严重程度,家长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检查确定,不用盲目的担心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,特别关注关于儿童心脏早搏方面的知识,才能正确的对待和处理疾病。
如果想和主任一对一了解情况,请点击【在线咨询】或拨打24小时热线:400-050-1140